网络上关于浏览器的评测文章数不胜数,从国内到国外,从主流到非主流,应有尽有。因此,本篇文章不对浏览器的界面、功能、性能以及易用性等作比较,仅仅说下笔者个人观点。
上图是2011年6月浏览器使用情况(数据来自CNZZ),其中微软 IE包含IE6、IE7、IE8、IE9,使用率分别为32.18%、9.22%、19.95%、2.11%;占有率分别为33.88%、6.48%、20.38%、2.22%。根据上图数据,我们不难看出,2011年6月国产浏览器在中国网民中的占有率排名前三的为360安全浏览器、搜狗高速浏览器和腾讯TT浏览器,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.63%、5.63%、1.92%;国外浏览器在中国网民中的占有率排名前三的为微软IE浏览器、谷歌Chrome浏览器及Mozilla火狐浏览器,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3.46%、2.37%、1.35%。
目前国内网民热衷于微博、团购、社交、搜索等,这些行为均必须建立在浏览器之上,浏览器作为信息入口,自然有很大份量。然而开发一款安全、好用、受用户欢迎的浏览器并不简单,不过聪明的国人却开发了几款颇受中国网民喜欢的”浏览器“,他们赤裸裸的叫某某牌浏览器,充其量不过是穿了新衣服,拿了新道具而已。在国外,它们是以皮肤和插件存在的,不同的是,它们的的确确方便了广大网民,网民也不用追究它们是山寨的还是官方的,他们要的只是通过一款合适的工具来达到自己的目的。
可怕的一点是,这些互联网企业大多将衣服穿在IE上,并且自身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公司,要是哪一天微软不高兴了,这些”化妆师“的责任可不小,他们是冒着风险在化妆。对于这些化妆师,他们各有各自的优点,确实适合国内大部分小白用户,我们大可各取所需:买衣服、买道具、化妆、理发。
国外浏览器中微软IE更是独领风骚,其它浏览器基本无法撼动它的地位,当然其中包括最让前端开发者头疼的IE6,在获得终身成就奖后,依然没被摒弃,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。不过Chrome、FireFox、Safari、Opera虽用户小众,却各自身怀绝技。但是它们简洁程度,与国人日益增长的智商及体验兴趣不成正比,真正能流行起来,还有很长的一段路。用户是可以培养的,当IE9也开始走上简洁的那一天起,为这些小众浏览器带来希望,哪天用户接受简洁,哪天就是性能之战。
期待浏览器崛起,期待国人进步,期待某些互联网企业少些迷惑,做些实事。
我最长用的是chrome,火狐偶尔用下,感觉chrome的启动速度更快一些。
速度应该快好多,即使把一些插件禁用了,FireFox还是无法和Chrome比速度啊。